|
|
當前位置:首頁 > 冷鏈 > 溫控冷庫
冷庫升級步伐加速智能化勢不可擋
冷庫作為低溫倉儲食品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鏈接食品生產源頭及銷售端的節點。能夠取得如今只需一人進行操作管理的成就需要以下三方面的智能化發展。
智能冷庫 首先是物流作業的智能化。搬運機器人、自動穿梭車的大量研發讓冷庫里的碼垛、搬運都能用機器人來實現。這些機器人內置整個冷庫的信息,對冷庫內貨物的分布了若指掌。只要對其下達某種貨物的入庫出庫信息,它就能實現對貨物的分類放置。甚至有的機器人在將庫內貨物運出冷庫是還可以噴出冷氣給貨品降溫,真正實現冷鏈不斷。 其次是設備運行的智能化。設備的智能化有兩方面的因素,一個是個體設備的智能化,如冷凝風機上配備無級調速控制,使得冷凝風機能夠根據冷凝溫度自行調節風機轉速等。另一個就得益于物聯網的運用發展,物聯網能夠將冷庫的信息收集匯總起來,讓冷庫設備能耗、貨物出入庫以及貨物調撥等信息互通,從而實現冷庫內各項設施設備的通力合作。 最后是溯源系統的快速發展。據了解,目前已經有商超實現通過“二維碼收銀追溯系統”,過期食品無法走出超市。而去年蘇州建立的智能疫苗冷庫系統也能實現疫苗過期自動預警。這些實力表明我國溯源系統正在快速發展,而存儲食品的冷庫在判斷哪些食品需要及時出庫時也需要運用到這一技術。 智能化給冷庫帶來了諸多好處。一是減少了冷庫人工費用的支出,以大型冷庫來算,光搬運工就需要60多人,還有叉車司機、冷庫庫管等工種,粗略估計一個大型冷庫需要配備六七十個工人,這些工人的人工費用得以減省。 二是減輕了工作人員的負擔,冷庫屬于存儲貨物的地方,在其中的工作人員需要對冷庫內物品的分布了若指掌,從冷庫內工作人員的培訓來看,光物品的分布就需要十天左右的時間才能徹底上手,而對于搬運工人來說,頻繁的冷熱交替以及過于沉重的貨物搬運都會給身體帶來一定的負擔。 三是智能化設備能夠自行調節溫度、設備工作狀態,更加節能環保,以冷庫機除霜為例,智能化設備可以根據系統運行狀態參數判斷是否進入除霜條件,做到有霜除霜,無霜不除,但普通設備卻依賴檢修人員直覺,容易造成浪費。 目前我國的冷庫建設仍然以中低端為主,大量冷庫的自動化程度并不高,冷庫建設要大面積實現智能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來源:制冷快報 【 關閉窗口 】 |
冷鏈
訪談對話
專題論述
專題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