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聚焦
2019年豬肉市場情況及2020年展望
作者:張浩
2019年,全球豬肉產量整體上下滑嚴重,特別是我國市場供需失衡,價格上漲明顯。2020年,我國豬肉市場將繼續保持供應偏緊態勢,豬肉市場價格恢復正常壓力較大。
01 2019全球豬肉市場情況及2020年展望
1.產量和消費量雙雙下滑
2019年,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全球27個國家和地區發生14000余起疫情,捕殺量估計超過400萬頭。其中,中國和越南影響較大,越南捕殺量達到300多萬頭,中國捕殺量達到39萬頭。全球豬肉產量總體下滑,預計全年產量10600萬噸,同比下降6%,低于2012年產量。中國、歐盟、美國三大地區產量占全球總量75%左右,中國和歐盟減產明顯,中國4255萬噸,下降21.3%,歐盟2398萬噸稍有下降。美國1254萬噸,增長5%。由于產能不足,需求缺口較大,消費者開始選擇禽肉等替代性消費,2019年全球豬肉消費總量下降到10535萬噸,下降6%。從2019年下半年以來,中國及其他國家地區出臺一系列促進生豬供應各項政策措施,產能逐步恢復。綜合來看,2020年豬肉市場供應偏緊態勢將持續,據有關機構預測,總產量將進一步下滑,供應缺口繼續擴大。
2.全球貿易量保持增長態勢
2019年全球豬肉進口量和出口量預計可達889萬噸、947萬噸,同比增速分別為12.4%、12.2%,比2018年分別增長12.1、10.3個百分點。進口方面,中國豬肉進口199.4萬噸,占全球進口總額22.4%,緊隨其后日本和墨西哥分別占比17%、14%。出口方面,歐盟、美國和加拿大共占全球83%份額,分別為39%、30%、14%。受中國大規模進口影響,部分國家豬肉出口價格有所上漲。
02
2019年國內豬肉市場情況及2020年展望
1.產量斷崖式下降
2019年,受“豬周期”、非洲豬瘟疫情沖擊和一些地方禁養限養等因素影響,全國豬肉產量下降到4255噸,下降21.3%,降低到2003年產量水平,供給缺口近千萬噸,短時間難以恢復,豬價漲幅較大。統計數據顯示,從3月份開始,豬肉價格開始上漲,隨著國家多項政策出臺,儲備肉投放,進口增長,到12月份,價格開始由升轉降。1月-11月,全豬肉平均批發價格從18.58元/kg上漲至47. 1元/kg,漲幅153.5%。12月,價格回落到43.44元/kg,此后在春節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截止2020年3月,價格再次上漲到48.3元/kg。
2.進口規模越來越大
2019年,為填補國內豬肉需求缺口,我國加大進口力度,全年進口量達到199.4萬噸,增長67.1%。從進口來源國看,我國主要國家/地區歐盟、美國、加拿大、巴西等。歐盟地區占63.18%,成為中國最重要進口地區,西班牙以38.16萬噸成為我國最大豬肉來源國,占歐盟地區30.2%,占我國總進口量19.1%,德國以32.3萬噸緊隨其后。此外,南美地區近兩年對中國豬肉出口數量逐年增長,特別是巴西豬肉出口中國增長強勁,2019年巴西豬肉22.2萬噸出口到中國,占巴西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受中美貿易緊張局勢緩解,我國進口美國豬肉從2018年8.6萬噸擴大到2019年24.5萬噸,增幅185%。2020年,我國豬肉進口關稅由12%暫時下調至8%,將繼續加大豬肉進口力度,預計將增加近100萬噸。2020年1-2月,據海關數據顯示,我國豬肉進口量總計56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35.3萬噸,增幅為170.48%。
3.各企業紛紛擴大規模
2019年,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在養殖、金融保險、土建、運輸等方面相繼出臺各種扶持政策,加快恢復產能,保障豬肉供應,穩定豬肉價格。國內主要企業紛紛擴大養殖規模,促進市場產能恢復。唐人神集團在河北大名縣新建年100萬頭生豬屠宰項目。牧原股份在商水縣投資建設200萬頭生豬屠宰及食品加工項目。海大集團投資建設羅定市100萬頭生豬養殖、屠宰、加工項目。新五豐集團在湖南省隆回縣建設一個生豬養殖年出欄20萬頭的產業發展項目。
4.保供形勢嚴峻
受非洲豬瘟影響,環保政策收緊,養殖門檻提高,大量中小養殖場和散戶退出生豬養殖。據測算,2019年國內豬肉供需缺口在1000萬噸左右,相當于1億頭豬,保供形勢嚴峻。從數據來看,能繁母豬存欄從2018年12月的2975萬頭下滑到了2019年12月2036萬頭,同比降幅達31.6%;生豬存欄從3億頭下降到2億頭水平,降幅達到32%。2020年在國家政策支持鼓勵下,產能將有所恢復,但前期缺口較大,豬肉保供形勢依然嚴峻,加之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海外市場供給及運輸受影響,豆粕價格的新一輪大幅上漲,國內各地搶豬行為導致生豬價格上漲,豬肉價格恢復到正常水平壓力較大。
03 相關思考和建議
豬肉占我國居民肉類消費60%-70%,豬肉市場穩定發展既關系到宏觀經濟運行,也直接影響到老百姓日常生活。展望2020年,豬肉市場保供形勢不容樂觀,需要落實好各項政策措施保障市場供應。
一是繼續擴大豬肉進口。2019年,國家出臺多項政策鼓勵擴大豬肉進口,全年新增16個國家肉產品準入,擴大了21個國家已準入肉產品的品種范圍,豬肉產品準入國家達到20個。2020年,繼續落實好各項政策措施,在加強非洲豬瘟等動物疫情防控措施基礎上,繼續擴大對豬肉、種豬等進口規模。
二是加強冷鏈基礎設施及配送體系建設,鼓勵冷鮮肉發展。目前我國居民仍是以熱鮮肉消費為主,冷鮮肉消費比例20%左右,相比發達國家90%比例,處于較低水平。通過加強冷鏈物流體系建設,鼓勵冷鮮肉發展,提高跨區域冷鮮肉調運能力,可以降低傳統的活禽畜運輸存在風險和問題。搞活跨區域豬肉市場流通,促進豬肉流通從“調豬”向“調肉”升級,對于調節供需平衡,平抑物價,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來源:中國農批
【 關閉窗口 】 |
資訊
訪談對話
專題論述
專題活動
|